医疗机构购进和使用医疗器械的尴尬境地
加入时间:2013-08-16 15:41:52 当前新闻点击率:2332
普朗医疗器械网讯 目前,国产的高质量的医疗设备比国外的同类产品的价格也不低。在今年两会期间,致公党中央向两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国产医疗器械竞争力提案,这份提案出自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裘云庆之手,最近,裘云庆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又谈了医疗机构使用医疗和购进医疗器械的尴尬境地。裘云庆所在的医院在招标治疗肿瘤的微波针头就是一个例子,国产厂家的开价是九千到一万元之间,而进口产品的开价一般是一万多一点,这种高好值的材料国内生产企业并不多,国产产品也没有什么价格优势。 而医院在购进这类医疗耗材后,一般是加价一百元卖给患者,操作治疗费是三百元左右。医院的盈利不多,但是因为高额的进价,患者还是难以接受,而在医院招标时只能是千方百计的和销售商讨价还价,医疗器械产品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价格,在医院招标前,需要做大量的摸底工作,然后和销售上讨价还价,尽量降低价格,这样患者的医疗费用就低一些。 另外,医院的大型的检查设备的维保费用也很高,裘云庆指出,大型医疗设备绝大部分都是进口的产品,购置成本高,维护保养的费用也高,比如,一台价值1850万元的ct机的一年对维保费用就在120万元以上,这种大型医疗设备的配套使用的耗材产品也非常多,价格也很高,有的外国厂商让医院免费使用仪器,而试剂和耗材就够厂商赚得了。 这样医院购进和使用医疗设备获得的收入其实是很低的,医疗机构其实就是再给国外公司和中间商打工,但是这却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医疗负担,而也给医院的经营带来了问题和困难。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