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赞助|登陆活动网站 
搜索
电话
400 696 6267
热门搜索
私营医疗器械公司遇发展瓶颈,该如何打破局面突围
加入时间:2012-10-30 10:09:21  当前新闻点击率:3535

普朗医疗器械网资讯: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的医疗器械产业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许多的不错。在医改这个大环境下,不少社区乡镇医院都加大了医疗器械的配备,社区医院目前的医疗器械配备都是以国产器械为主,主要还是因为国产器械价格便宜,资金上容易协调。种种这些使得国产医疗器械利润空间很小,对发展是非常不利的。那么国产私营医疗器械厂家该如何突围呢?

据统计,仅2011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就达到265.98亿美元。专家预测,今后两年,我国医疗器械设备销售收入还将稳步上升,国内医疗器械设备市场前景广阔。

“欣喜之余,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这些企业里,中小型的私营企业占绝大多数,生产的产品也只是中低端的附加值类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中国医药(600056,股吧)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骆燮龙说,与国外的医疗企业相比,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没有形成规模龙头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产品。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我国每年要花数亿美元的外汇进口大量医疗设备,国内近70%的高端医疗器械市场被外资企业垄断。在国内企业有所涉及的中低端市场,80%到90%以上也都为仿制设备。国内的医疗器械厂商的严峻形势可见一斑。

根据中国医疗器械网信息显示,登记在线的4930家企业当中,中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占有绝对优势。广东等9个省市的企业所占比例将近80%。其中仅广东省所占企业比例就超过20%。

目前,国内有条件的医院所使用的医疗器械几乎都是进口产品。只有那些资金条件不允许的医疗机构不得已才会使用国产医疗器械。

“科技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差,缺乏核心竞争力是国产医疗企业存在的最大难题。” 方羿表示,对于私营企业来说,原本利润有限的企业如果要拿出经费来搞科研,使得很多企业都艰难维持生计,甚至有一些因此负债并最终破产。

越来越多的私营企业认为投入资金搞科研要比直接引进外企技术花费高,而且研究出来之后并不能保证能够带来实际效益,所以很多企业不再设有研发部门,而只是从事一些基本的生产。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国产医疗器械企业竞争力很难上去。
一些小作坊式的单位自己不成规模无法完成市场行为,另一些有资金但没有经验的企业为了能够进入市场便提供资金与人力,两者合作达到“共赢”,看似资源合理利用,但是背后却可能带来更多的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