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天气频发致救急医疗器械销售变热门
加入时间:2012-08-13 09:57:32 当前新闻点击率:3324
普朗医疗器械网资讯:近段时间各地灾害事件频发,造成了不少人员伤亡案列。一时间各个媒体都开始教导人们如何在灾害事件中求生。这使得各类求生医疗器械变得热门起来,人们纷纷购买备着以防不测。一时间救生锤、急救医疗设备开始变成热门词汇,人们争相购买,这类产品的价格也借势而涨。
两天功夫68元救生锤子跌成45元
市民陆先生前几日通过淘宝网买了个迷你紧急救生锤。“看了网上那些遇灾的新闻心里吓势势,买一个有备无患。”陆先生购买的迷你救生锤售价68元,到手没两天,售价就变成45元了。“商家借雨发不义之财,真是商家欢喜用户愁啊。”
记者看到这个小锤被包装在一个全英文的塑料盒子里。锤子和汽车钥匙一般大小,包含了一个刀片和一个弹簧冲击头,可直接挂在钥匙扣上。据卖家介绍,在车辆遭遇紧急情况时,驾驶人员可以把救生锤的尾部对准车窗玻璃,然后用力一压,隐藏的撞针便会释放出来,瞬间击碎玻璃,撞针会自动回位。陆先生表示:“希望不会用到,只能是个心理安慰,聊胜于无吧。”
急救包里的东西合格吗?
自从发生北京的汽车遭遇水浸事件后,救生锤等产品热销,而户外生存所需要的急救包、防护面罩、救生衣,甚至创可贴、应急荧光棒等最近也都销量陡增。记者在京东、当当、亚马逊、淘宝等购物网站看到,救生产品种类繁多,以“急救包”为搜索关键词,淘宝网一下跳出来10500件产品。这些急救包售价不菲。某家庭型地震应急包,售价380元-580元,一个月销售了550件。小小一个背包里包含了防灾头巾、高频求救哨子、防风防水特种火柴、救援绳子、防护口罩、医用剪刀、压缩饼干、折叠水壶等物品。但有购买者在评价中抱怨:“压缩饼干过期了,那个火柴质量一般吧,我沾水以后试了一根,没点着,直接坏了。”相关管理人员表示,根据药品和医疗器械流通监督管理的相关规定,医疗器械必须注明器械名称、产品注册证号、规格型号、生产批号或者产品编号、有效期、生产厂商等信息,无菌医疗器械还必须注明灭菌批号等信息。所以,急救包里的东西是否正规合格是个问题。
急救知识武装到头脑
除了配备实用物件,很多人还选择了武装头脑。记者8月10日来到人民路上的新华书店,发现三楼有一个柜台售卖各种生存手册:《遇险自救全攻略》《危险境地逃生术》《关键时刻拯救生命的生存技能》……令人目不暇接。销售人员称,卖得最好的要数英国人怀斯曼写的《怀斯曼生存手册》,很多30岁左右的年轻人会来购买。一名正在书店翻阅此书的青年男子告诉记者,自己对户外活动很感兴趣,现在的年轻人本来就没有很强的自理能力,如果在户外遇到突发情况就手足无措了,所以想买一本学习一下。
不过这位来自英国特种部队的怀斯曼也算一个高产作家,除了生存手册热销,记者还发现他写作了一本《顶级驾驶》。记者在这本书里翻到了他建议大家当车辆遇水的处理方式:“如果车门打不开,要试着将车窗摇下来,或者用脚将车窗踢开。”而根据媒体做的一次车内逃生试验,水淹后用脚踹的方式来破窗并不奏效。